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三步学练聂华苓第一步课前预习◎学法导引学习本文可从萨特的一段话入手,扣住“沉重”和“美丽”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引述死者的遗言是抒情的高潮,对控诉法西斯罪行起到了反衬的作用,可反复朗读体会。认识纳粹的凶残,感受前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思考德国、日本作家对这场侵略战争的不同态度对我们的警示。◎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聂华苓,女,美国华裔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2、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在欧洲很多国家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二战结束后,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聂华苓于1988年10月21日来到这里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写下了她的所见所感。◎识记字音聂华苓(líng)呵护(hē)杀戮(lù)悼念(dào)憧憬(chōngjǐng)蜿蜒(wānyán)明赫白(hè)荒谬(miù)屹立(yì)恍惚(huǎnghū)缭绕(liáorào)执著(zhuó)◎词语积累【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憧憬】向往。【肃穆】严肃安静。【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健忘】容易忘事。【恍惚】①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②(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呵护】爱护、保护。【稚嫩】幼小而娇嫩。【灭绝人性】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人味。灭绝,完全没有。发泄:尽量发出。【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盟誓】发誓;宣誓。【了结】解决;结束(事情)。【呈现】显出,露出。【控诉】向有关机关或公众陈述受害经过,请求对于加害者做出法律的或舆论的制裁。【执著】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缭绕不绝】这里指声音回环旋转不停。【应邀】接受邀请。【放逐】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沉寂】非常寂静。【反驳】提出反对的理由辩驳。【残杀】杀戮;杀害。【片纸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或简短的书信。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恍惚(hū)蜿蜒(wān)屹立(yì)笼罩(1ǒng)B、模糊(mó)残酷(kù)憧憬(jǐng)融合(róng)C、肃穆(mù)屠杀(tú)石雕(diāo)云霄(xiāo)D、纳粹(nà)荒谬(miù)韵律(yùn)杀戮(lū)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A、纳淬杀戮缭绕赤裸B、屹立残酷硞蜿蜒肃穆C、倾泻仪式溶合笼罩D、盟誓憧憬荒谬恍惚3、将下面每组四个字分别填入相应词语中。①粹悴瘁萃群英荟()纳()分子面容憔()鞠躬尽()②屹乞讫迄收()()立()今()怜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依次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①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②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③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A、尽量发出神志不清向往B、发生神态激动向往C、流淌神情兴奋设计D、尽量发出颤抖猜测5、请根据原文填空。①风。雨。天。地。②历史,,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真实而的画面。③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只有,只有,只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6.文学常识填空:《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是国华裔女作家,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台湾轶事》等小说集。参考答案:1、D(“杀戮”的“戮”读“lù”)2、D(A淬—粹B硞—酷C溶—融)3、①萃粹悴瘁②讫屹迄乞4、A5、①凄苦昏暗②现实美丽荒谬③愤怒悲哀记忆警告屠杀6、美聂华苓千山外,水流长第二步课堂学习◎内容结构引文:引用萨特的话,说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一行来到纪念地的所见所闻。第二部分:回顾历史,写作者看纪念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