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充装管理制度氧气瓶充装管理制度气瓶充装是气瓶安全监察的主要环节之一,确保氧气充装符合gb14191及《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达到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化及有关文件规定,就必须严格管理,使气瓶充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1、气体充装员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凭,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当地劳动部门考核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操作,即持证上岗。2、充装前的气瓶应由专人负责,逐个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按gb14194-98符合气瓶充装规定的气瓶允许充气。3、气瓶充装系统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50mm,压力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校验。4、气瓶充装严格按照《气瓶充装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气瓶的充装量要严格控制,确保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国内60度)下,瓶内气体压力不超过气瓶充许压力。6、充装人员责任明确,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7、由专人负责填写气瓶充装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充气日期、瓶号、室温(或贮气罐内气体实测温度),充装压力,充装起止时间、有无发现异常情况等。8、妥善保管充装记录,保存时间至少半年。设备仪器、仪表校验管理制度1、操作人员熟悉掌握有关设备的构造、性能、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所用设备。2、要坚持日常维护保养,班前进行认真检查、保持设备与场地干净、整洁。3、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用设备。4、定期对设备进行一二级保养,并做好有关记录。5、每台设备要定人操作,做好润滑“五定”工作。6、设备的仪表,安全装置要定期校验,并记录和铅封,特第1页共29页殊情况可提前校验。7、压力表校验,派专人送检,按类分装,严禁将氧压表和普通压力表混装。8、设备管理要达到“三好”“四会”“五定”。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交接班管理制度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人员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双方在完成交接手续后应在记录本上签字。2、交班人员在完成例保作业后,应将本班设备运转状况故障处理情况填写在记录表上,不得隐瞒本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并当面向接班人交待清楚。3、交班班长要对本班工作情况全面详细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接班人员应对本班内容详细检查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4、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到岗,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必要时汇报有关领导,如交接不清,所有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5、保持车间地面整洁干净,设备卫生情况良好。6、维修电工,每班应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并将发现问题和处理情况通知当班班长和操作者,必要时向有关领导汇报。7、交接班记录本要认真填写,不得撕毁、丢失,要妥善保管。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对使用的易燃、易爆品的生产过程,根据理化性能,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2、车间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按“四定”要求限期整改,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消防及事故应急处理的演练。3、加强氧气瓶的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4、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5、各站禁火区内所有警示牌要保持清晰、醒目。第2页共29页6、车间所属各站检修如需动火时,必须达到经理批准。7、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处以二拾至伍拾元的罚款,触犯刑律的追究刑事责任。搬运气瓶的管理制度1、搬运人员要进行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2、搬运的气瓶必须上好防震圈和防护帽。3、装车时,必须反气瓶头朝同一方向。4、装卸时要轻装轻卸,不准瓶与瓶碰撞。5、搬运气瓶的车辆到道路不平处和拐弯处一定慢行。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一、动火作业证1、《动火作业证》由公司统一管理。1.1动火由动火单位填写《动火作业证》交动火区域安全员签署意见,经工艺处理、分析合格后,由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终审批准。1.2特殊动火由动火负责人向公司提出方案,经主管领导初审,交公司复审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终审批准。1.3监火人员设备维修负责人提出申请,公司负责分析。固定动火区维修人提出申请,报公司审批。1.4动火分析由动火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