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宁乡十三中谭胜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了解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能从对国有资产负责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两个方面说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能依据国有企业经营者、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出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要懂得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点难点】本框重点: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框难点: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网络提纲】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1)厂长(经理)在企业中的地位①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②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起指挥作用(2)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中的地位(3)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2.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1)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实质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2)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质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要点阐释】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1)厂长(经理)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因为: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人代表,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2)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中处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厂长(经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而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它是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3)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企业中的基层组织,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总之,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三句话”所表明的领导体制,是我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2.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心爱心专心首先,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因为国家是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者,作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自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贡献力量,特别是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必须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一方面,企业要增加自我积累,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关心群众生活,照顾职工的现实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综合点拨】学习本框,关键是要明确一个对象,即“企业经营者”。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企业经营者就是厂长或经理,其实“企业经营者”既包括厂长(经理),也包括职工群众和企业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才能深刻懂得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不是厂长(经理)一个人的事,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职责和义务。【教学建议】本框教学,关键是要明确一个对象,即企业经营者。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企业经营者就是厂长或经理,其实“企业经营者”既包括厂长(经理),也包括职工群众和企业党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才能深刻懂得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不是厂长(经理)一个人的事,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职责和义务。其次,要注意国有企业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国有企业财产的真正所有者是全体人民,在我国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所有权,所以说,国家是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但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在企业。国有企业只有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