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设计思路“人体的免疫功能”是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多,又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讨论问题的机会。利用热点问题“甲型H1N1流感”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学生已有一些了解,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Flash动画,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并让学生自己总结第一、二道防线在人体免疫中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将抗原、抗体和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示意图或动画演示(如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以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天花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吗?水痘病毒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能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吗?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理解一定的抗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并且因为这些抗体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形成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通过“血清疗法”的介绍与学生讨论,以境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分析人体免疫的功能,让学生感受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精细和完美,学会珍惜生命和欣赏生命。二、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学会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归类。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它有效地保证了人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自然环境中健康生活。学习免疫知识,对于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教材是在安排学生认识了健康及其条件及传染病的知识后学习免疫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主要疾病及预防,让学生珍爱生命和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讲述免疫的基础知识,虽然学生听说过免疫这一词,也有过接种疫苗的经历,但对免疫的理解估计也只停留在表面而已。况且所涉及的知识(抗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等)较多且抽象难懂,学生学习起来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初中生好奇心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通过联系生活实例,他们应该会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从而能够解答其心中的疑惑。本节课从人体的三道防线,引出人体的免疫,力争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助于学生的学习,并结合图片、动画等演示以助学生理解。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运用免疫知识解释较简单的生命现象和相关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精细和完美,学会欣赏生命。五、重点和难点重点:能说出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认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难点:能列举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同时应用讲授法、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七、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人体的免疫功能一节,教师搜集资料并制作PPT课件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引入09年3月在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4月份就已经全球蔓延爆发了,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却能健康生活,没有受其害,这是为什小声议论,尽量回答老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么呢?人体具有免疫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免疫功能。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我们人体时时刻刻都处于病原体的包围当中,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而对于烧伤的病人而言,即使是包扎了伤口,也容易发生感染,说明我们体表哪些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呢?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