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教学目的】1、知道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2、知道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3、知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重点】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教学难点】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与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二、激素调节与行为1、性行为与性激素(1)生理基础:性腺分泌性激素(性腺要有一定的大小并发育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水平)(2)实例分析:鸡实验摘除成熟公鸡的睾丸——不啼鸣、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将睾丸重新植入阉割后的公鸡——公鸡的特征和行为恢复对阉割后的母鸡注射睾丸酮——出现公鸡的形态特征和交配行为2、抚幼行为与催乳素(1)生理基础:垂体分泌催乳素(2)催乳素作用:调控某些动物的抚幼行为,促进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发育和生理机能的完成。如:促进哺乳动物乳腺发育和泌乳,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3、下丘脑、垂体与行为调控激素分泌,间接影响行为三、神经调节与行为概念:实例:特点先趋性天性行为非条件反射本能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判断推理小结:(1)除单细胞动物外,其他动物的行为无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还是印随、模仿、条件反射,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2)低等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较简单,他们的行为大都是简单的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神经系统越发达的动物,行为的表现也就越复杂,(3)高等动物的复杂行为主要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它主要是与大脑皮层有关。但仍有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等行为。四、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动物行为中的关系1、动物的行为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调作用下形成的。2、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3、实例分析:课本P95最后一段【练习】1、草履虫应激性实验---当草履虫培养液与清水滴连通时,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滴处当在培养液滴一边放一粒食盐时,草履虫向清水滴处聚集。(趋性)2、用针轻轻地刺激蚯蚓身体的后部,可以看到它只是身体后部很快地发生反应,而身体的前部反应比较微弱。(非条件反射)3、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会把两只失去母猫的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对小猫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小猫也安然地接受母鸡的抚爱;跟随母鸡行走,把母鸡当作自己的猫妈妈。(本能、印随)4、大山雀偷饮牛奶---若干年前在英格兰,人们发现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它偷饮了牛奶,后来过了不久,其他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饮牛奶。(模仿)5、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狗吃肉时分泌唾液;后来,人们在狗吃肉前先摇铃,经过若干次训练后,只要铃声响起,不给肉,狗也分泌唾液。(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以下习题都在新学案上6、下列关于动物趋性行为的叙述,哪一句是不正确的(B)A、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刺激的最简单的定向反应B、趋性行为一定是由大脑皮层以下(如脊髓)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的C、趋性是应激性的一种方式D、低等动物也具有趋性行为7、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D)A、猫的行为刺激来于身体内部B、鼠叫不是猫行为刺激因素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8、人类和动物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判断和推理能力,但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具有本质的区别。下列哪一项是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最主要区别(B)A、以生活体验为基础B、以概念为基础C、以模仿为基础D、有高级神经参与9、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C)A、反射B、非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判断推理10、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这是它哪种学习方式(C)A、印随学习B、联想学习C、习惯化D、模仿11、下列哪一项动物行为没有高级神经的参与(A)A、本能B、模仿C、印随D、学习12、下列完全符合本能行为的一组是(C)A、地蜂做巢,鸟怕稻草人B、幼蛇像成蛇样捕食,小鼠走迷宫C、幼蛙捕鱼,海龟逃避海星D、海鸥幼雏求食,狮子捕食学习13、母狼的幼子丢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