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2学生分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3教学策略3.1课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了解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3.2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3.3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自主归纳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特点。3.4通过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进而概括细胞呼吸的概念。4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3)获得细胞呼吸的概念4.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4.3情感目标(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5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目标达成课前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导入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有哪些?2.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3.主要的储能物质是什么?4.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5.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6.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样进行的呢?)提问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激发探究的欲望实验展示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向同学介绍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结果。导出引出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小组汇报多媒体演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氧呼吸的过程1、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分析、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见附件1)多媒体软件展示。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直观2、讨论有氧呼吸过程的特点(讨论:①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有哪些共同与不同之处?②为什么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必须在线粒体中进行?③你认为有氧呼吸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葡萄糖等糖类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3、列表总结有氧呼吸4、引导学生根据上表,尝试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板书其要点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无氧呼吸学生小组合作,介绍无氧呼吸的过程,仿照有氧呼吸的示意图,尝试自主绘制无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将其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并对学生所总结的内容适当进行补充。(评价的内容包括:1、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肯定;2、对学生介绍中的闪光点进行评价;3、对学生介绍中的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提出建议)小组汇报赏识性评价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的能力。两种呼吸方式的比较列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反应物有机物有机物反应条件需酶、氧气需酶、缺氧反应程度彻底氧化分不彻底氧化分解分析、回答培养学生求异求同的思维过程场所条件反应物反应产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解产物CO2、H2OCO2、酒精或乳酸产能多少大量少量获得概念根据上述列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在归纳有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