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运用相关的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过程与方法]运用教材中三幅表提供的相关数据,结合“世界人口密度”图,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综合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地理事物分析、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养成积极主动,合作学习的习惯。[教材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教材在情景设置中首先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实际上就是“地球上最多能够供养多少人”以及“供养多少人合适”的问题。提出问题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一个确定值吗?讨论这个问题有什么价值?点名了本节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教材首先用大量篇幅讲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以及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分布,通过搞清楚人口分布的大势及成因,为更好地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作一铺垫。本课时讲述了两个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一、“世界人口分布”。教材首先以图解的形式分析说明了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其次以活动的形式,利用三组图表呈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材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三层面详细地阐述,对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也起到了总结的作用。[来源学+科+网][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难点(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课前准备]教师:搜集世界人口分布及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依据学案预习本节的教材知识,找出疑点,搜集与人口分布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来源:Z*xx*k.Com][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人口分布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创设问题情景:教师适当解说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诞生,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有人惊呼,人类目前进入“人口爆炸时代”。那么地球上最多能够供养多少人?供养多少人合适?世界人口分布如何?进而导入新课——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板书)[板书]一世界人口分布[学生思考]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联系。学生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并结合图1—3—1,思考然后回答。[学生回答]略[教师强调]人口的密度相同的不同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人口分布格局。[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纬度、海陆、地形三个角度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关图表学会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联系实际分析、讨论总结。2分钟后,分别找学生单独回答。[学生总结]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读图分析]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观察,然后单独回答1、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方?2、世界人口分布稀疏的地方?[学生回答]略[学生讨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人口密集的原因?讨论并回答学案“主干知识”表格—。[学生回答]略[问题探究]为什么40ºS以南地区人口特别稀疏?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来源:学科网][课堂反馈]学案综合题14题,学生单独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及时补充或订正。[承转]人类总是选择最适于生存与发展的地区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着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的移动,使人口分布不断变化。[板书]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问题探究]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那些?3、热带地区那些地方人口最稠密?在拉丁美洲,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为什么?[提供相关资料](1)、五带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叠加图(2)、中国西北部人口分布图(3)、东北三省人口密度与黑土分布的关系图。(4)、胜利油田对山东东营人口分布的影响。学生读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总结,教师巡回指导,释疑解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