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课改教学理念】本节课力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为导”的教学观。注重过程性,以问题为中心,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进行探究;注重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注重开放性,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去查、去做,使学生在多层次的探究活动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增长学习的能力。【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在历史进程中,我国人民做出的郑重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二)能力目标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国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力量和出现的种种建国方案进行比较鉴别做出的抉择,引导学生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理解党的执政方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阅读教材P62“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的材料课堂探究:(1)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2)试分析,历史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教师小结:中国共产党必将战胜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必将获得领导地位,新中国即将诞生。那么,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完成探究P63)课堂探究:用心爱心专心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能够印证上述结论?(附:参考答案:1851年爆发的,历经1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19世纪60-90年代标榜“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的失败;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但没能最终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教师小结: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狭隘性、保守性使得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以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注定要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最终,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重担就落在工人阶级政党肩上。——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又相继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摆在人民面前,让人民来选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分别从基本政治力量、主张、可能造成的后果来对比三种方案。思考:从当时情况看,人民会选择哪一种道路呢?——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板书)思考: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可由学生回答)2、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板书)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正像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