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观察与思考---------------花都区赤坭镇华南小学:朱丽燕《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来说,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等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广大教师也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潮流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一句话,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听从----学生在辩论争鸣;看----学生在合作探索;一言堂变成了群言谈……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标》的内涵或实质,实践中走入了误区,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在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的放任、随意与浮躁,值得深思。一、合作小组化目前,小学数学课堂非常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公开课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每课必小组合作学习每课必有。我们经常在课上听到:“下面请同桌同学互相讨论”、“接下来请前后四个同学合作学习”等等。以体现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而这些合作学习的学生并没有学会分工协作,在他们当中,有的把持着整个操作过程,而有的则处于观望状态,几乎没有自练悟理的时间,还有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相互发生争执等等。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的切入点。然而有的教师误将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有的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相互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因此,这种盲目的小组学习只有几名尖子学生的“一枝独秀”,其他成员很少有实质性的共同参与,一味强调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些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意义: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也不一定每节课都要用。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着重做好问题设计:哪个问题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个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合作学习还要做到:初始阶段,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重在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和领会规则。要引导学生强化合作交流的意识。尤其要关注那些合作中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给予指点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求异、创新,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二、媒体形式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有美丽的画面并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在时尚、热闹背后,教师似乎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助手”。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失去了形象的体态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失去了与学生的互动交往过程。学生跟着多媒体提出的问题走,这与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的“满堂灌”转交给了多媒体,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操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教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教师的责任是机器无发代替的;多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始终都应当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而不是相反。课堂要强调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课件是帮助学生思考数学概念与方法等。所以,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小学生数学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重点,课件要在关键时刻展现。如,在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三个概念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不过几秒钟就可以解决,此时,如果先显示一条蓝色直线并向两边延长,停一停,使学生思考认识“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没有端点”:随既,直线上出现两个红色的点,两点之间一段变为红色并配上声音闪动几下,顿一顿,使学生认识“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的”:电脑再显示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并显示手电筒和太阳发射光线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认识到“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射线是无限长的,从一点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引出无数条射线”。最后得出了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