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桥梁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分析和探讨摘要:近年来,公路桥梁建设蓬勃发展,使得商品混凝土广泛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商品混凝土在质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商品混凝土质量监控管理办法,以确保该工程结构物混凝土性能和工程质量。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质量要求1、商品混凝土的概述商品混凝土又称预拌混凝土,简称“商砼”,它是由水泥、骨料、水及根据需要掺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成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送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1.1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附属行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不断进步的前提下,获得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快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商品混凝土的特点主要有:环保性、质量稳定性、技术先进性、提高效率和文明性,作为建筑行业的“半成品”,它有效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以及污水的污染,也大大改善施工区域的生态和居住环境。商品混凝土依托先进的技术、加工、配置工艺和新材料推广使用,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建筑材料的科学配比,确保施工所需混凝土的质量,采用专门的运输和泵送工艺浇筑,大大提升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进度,可有效缩短建筑施工的工期,并明显改善施工区域的环境和安全,有效提升施工的文明程度。1.2我国商品混凝土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基本性能,同时还要保证其运输和泵送工艺及其施工的必要性。在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操作中,遇见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新制备的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和混凝土的强度及外观质量问题,前者主要是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如和易性、保塑性等;后者主要是关于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等问题。在保证商品混凝土基本性能的情况下,科学掌控混凝土各个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比例,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和泌水的现象。有效避免混凝土假凝、急凝、缓凝等情况的发生,确保浇筑过程的质量和速度,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外观控制,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空洞甚至裂缝等问题,加强混凝土制备的强度和耐久性控制,避免水的侵蚀和钢筋锈蚀等问题发生。在我国商品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主要出现混凝土强度普遍较低,易出现梁板和剪力墙裂缝、混凝土表面起砂起皮等现象。所以在泵送施工的要求下,强化混凝土制备的质量刻不容缓;实验研究表明,水灰比偏大时,水灰比增大5%,混凝土强度就降低10mpa,应科学进行试验,寻找合理的水灰比;应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对骨料等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砂的含泥量、颗粒级配和泥块含量等超出技术指标要求,影响混凝土质量,也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混乱,选择的添加剂质量不合格或者产品储运、保管不规范,会严重制约商品混凝土的设计性能。统筹分析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主要因素是配置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配比。原材料的质量、运输工程和泵送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及其外部环境的变化等。2、拌站考察及组织管理首先施工单位上报拌站计划使用拌站的名称、规模、离施工现场距离等,由建管部、总监办组织拌站现场考察,主要从拌站规模、生产能力、运输能力、试验室检测能力、原材料料源、存放、商品混凝土质量措施等方面进行检查,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拌站,把好拌站厂家第一关。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明确专人在浇筑混凝土时进驻商品混凝土公司进行驻厂管理,对商供站质保体系运转进行监控,对用于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水泥、粉煤灰、粗细集料、外加剂等)的选用、存放与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等进行旁站、取样鉴证、送样工作,定期检查拌和楼使用性能,监控其计量系统、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等生产状况,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项事宜,每月向项管部提交驻厂监控报告,特殊事件随时报告。指挥部、项目管理部随机监督检查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保管及混凝土拌合质量。3、原材料管理3.1必须要求商供站设置专用储存罐存放本工程结构物混凝土用水泥、粉煤灰,并严格执行入罐自检、报验和抽检手续。3.2本工程结构物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