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中语文《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写景作文的个性特点,使学生明确写景文章的写作范围、写作重点、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以课后“留心观察体味生活景物法”切身观察生活景物,以观察研练为思维起点,以作文写作实践和成果展示交流为活动主体。3.情感态度价值观: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指导学生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二、教学重难点明确对象,观察仔细,善于发现,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三、教学方法课堂指导、实践观察、多重对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边展示自然美景图,一边导入)1.导入语: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二)设问思考:1、.面对大自然,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促使我们的感悟、审美向高深方向发展呢?哪位同学说说。明确:(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读书、交流等)(三)课堂研读:1、请阅读课本73页“话题探讨”的内容,准备交流阅读后的体会。(交流时注意能有自己的体会,还要能举出其他例子。)2、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阅读74页的“写法借鉴”,这里告诉我们那些重要信息。(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感情特点。)(四)、课堂探讨1、什么是景物特征呢?(学生设问,各抒己见。老师讲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风、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2、如何体味生活景物,如何体现所观察到的生活景物特征呢?投影:画面〈一〉“……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投影:画面〈二〉“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软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芦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了,垛起来,在白洋淀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投影:画面〈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班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是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设问:对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写有自己理解的请谈谈看法。提示:可以从描写对象、时代时间、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较着去思考。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从下面的内容去引导。〈一〉这是江南海边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