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第一方案)【训练目标】以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多角度立意”的思路,达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的目的。【训练重点】打破思维定式,树立创新思维的观念。【训练难点】强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持之有据”,防止运用时不着边际和不合情理。【教学建议】1.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在训练中提高写作技能。2.注意事项:鉴赏范文与思考感悟相结合;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与学习写作技巧相结合。3.重备调整:引导探究有关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独立深刻思想,在写作实践中训练能力。4.学法指导:从经典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读写结合。【时间安排】2课时【训练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吨垃圾被很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便别出心裁想出了多种处理办法,由此而获得大利。今天,我们来效仿斯塔克思考的做法,来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创新,如何写得新颖。二、写作指导(一)如何在标题上创新有人曾说“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应先让它亮起来,因为这是阅卷老师好的第一印象的关键要素。“题目自拟”的话题作文,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本身作标题,而要极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想方设法拟出让阅卷老师难以忘记的“靓”标题。从话题作文的特点以及高考阅卷实情来讲,应追求美感、情趣、理趣、别致,做到不“偏”、不“怪”、不“空”、不“俗”、不“玄”。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式。如《心灵激起生命的浪花》,通过比喻,巧妙地展示生命与心灵的互动关系,简洁生动明快。《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等。2.拟人式。如《月若有情月长吟》,讲述了为母亲治病筹钱为线索,通过我送迷路小孩感化医生的故事。全文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反衬内心焦急;中间写月景,映衬美好心灵;篇终写月景,写月即写人,深化主题。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等。3.夸张式。如《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是温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吗?又如《一场秋雨一场寒》。4.反问式。如《鱼乎?熊掌乎?》,题目就是悬念,文章说明“取鱼还是熊掌,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看完全文,不禁为作者构思赞叹。又如《21世纪你美吗?》等。5.引用式。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择,深化主题。《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语),《答案在风中飘扬》(借用歌词)。6.情景式。如《寻找心灵的故乡》,题目耐人寻味,不同凡响,读罢全文,好象看见一位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寻找,最后找到“心灵的故乡”。又如《带着三句话上路》《别拦着我飞翔》《飞翔路上的人生风景》等。7.符号式。如《出发+拼搏=到达》,言简意赅表达了中心。如《7-1=0》,用特殊的句式暗示抛弃了诚信,其它的金钱、美貌等就失去价值了。又如《1-1=0?》。但数字或符号式要尽量少用。8.并列式。如《生命?心灵?选择》,将“生命”“心灵”“选择”三个词巧妙组合在一起,不仅点明了话题“心灵的选择”,而且暗示“心灵的选择”对于“生命”存在价值的重要意义。拟题时,一要紧扣话题核心,仔细研读话题材料,吃透命题意图,注意背景材料的主旨走向,抓住拟题之魂,巧妙切入;二要追求新奇效应,选准切入点,不跟别人“撞车”力求视角独特,写出新感悟;三要做到“这一个”,展示个性的风采,表现自己的特长,追求“时装”效果。(二)如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