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课文插图投影。2、有关课文内容的录相。一课时。一、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探险吗?喜欢看探险小说吗?请你谈一谈。二、自由读文,扫清孛词障碍1、生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拼读。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请或联系上卞文解决。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⑴字音:木筏、恐怖。⑵字意:天涯海角:形容偏僻遥远的地方,也形容彼此相隔遥远。第1页共51页流落:漂流、伦落。木筏:用原木扎成的小船。相当于竹排。容身:藏身。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野蛮:不文明的,未开化的。叛乱:武装叛变。4、指名逐节读文,正音。三、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鲁滨孙在──次意外中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在那儿,他用尽办法生存了二十多年,终于成功地返回了英国。四、自由读文,试着给每一小段加个小标题生述师板,也可让生上来板书:1、爱冒险;2、落困境;3、找食物;4、搭帐逢;5、定居;6、养猎物;7、发现野人;8、收野人;9、救船长(回祖国)。第2页共51页五、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分小组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悟鲁滨孙的品质方面谈。)生:我从第一自然段“碰到很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很勇敢的人。板书:勇敢生:我从第三自然段“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一丝安慰”这儿看出鲁滨孙是个能干、心细的人。板书:能干心细生:我从第四自然段“走遍荒岛”看出鲁滨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板书:有耐心七、齐读全文八、指导口头简要复述故事九、作业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训练学生概括和说的表达能力。2、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2第3页共51页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1、学习本文概括叙述的方法。2、从鲁滨孙的漂流中体会他不畏艰难困苦和勇于冒险的精神。《鲁滨孙漂流记》原著及相关资料。1课时。一、导入揭题同学们,要是把你放在一座孤岛上生活一个月,你会怎么样?(简直要发疯了)但是,居然就有这么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想知道他的经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故事的主人公去那孤岛上体味一下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板书课题:鲁滨孙漂流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3、师生共同探讨,交流课文内容。4、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三、研读赏析第4页共51页1、学生精读课文,质疑问难。2、小组合作。3、师生共同讨论,归纳: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共有哪些故事情节?①学生浏览课文,感知主要故事情节。②小组讨论、交流。③集体汇报: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故事情节。⑵从课文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课文的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敢于挑战的主人公形象。⑶鲁滨孙为在荒岛上生存做了很多努力,主要解决了哪些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原著展现给世人传阅的一个亮点。学生可各抒己见,从行文中找出答案。教师指导,总结。(食物、住所、安全、孤独。)⑷从鲁滨孙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第5页共51页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启示。我们应从他身上学会如何生存,如何竞争。四、巩固训练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复述课文。3、想象鲁滨孙初上孤岛时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