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品供应管理技术指南(试行版)前言为加强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以下简称药品)的管理,建立持续不间断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药品供应体系,做好药品的计划、采购、供应、储存、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简称实施条例),结合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求,制定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品供应管理技术指南。第一章概述我国的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自2002年10月开始,随着2003年底国务院“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出台,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治疗、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提供免费预防母婴传播药物正式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和常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即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到目前为止,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品有三大类,10余个品种,随着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各种耐药情况的发生,国家免费抗病毒药品的种类将进一步增多。一、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现况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的主要来源包括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采购、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和政府部门接受的各种捐赠等。多渠道的药品来源相互补充,构成了全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品的供应体系,该体系的药品全部用于满足艾滋病病人的免费抗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和职业暴露后预防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对药品品种与数量的需求,为有效开展艾滋病治疗及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保障。该药品供应体系的主体为中央财政转移地方支付艾滋病防治专项资金采购的药品。由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母婴传播药品全部为免费药品,为专项财政资金采购,在政策及药品管理与供应方面有其特殊要求,因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品的管理与普通药品的管理有所不同,暂无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现委托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管理,故形成了其相对独立的艾滋病抗病毒药品管理体系。二、药品管理体系11、药品供应流程药品供应涉及药品的计划、采购、物流、验收、入库、保存、出库、分发、使用、申请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推动下一个环节,形成了药品供应循环(图1.药品供应流程图)。图1药品供应流程图2、药品管理体系上述药品供应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支持,以保证每个环节顺利推进至下一个环节,从而形成了药品管理体系。体系的中心是管理支持,包括组织机构、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和监督评估等。(图2.药品管理体系)图2.药品管理体系三、药品管理目标药品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及时、持续供应和使用,并杜绝药品的浪费和损失。四、药品管理的原则1、分级管理药品的计划管理及分配使用实施分级与属地化管理原则。即: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2计划采购库存分配使用采购物流入库保存出库分发使用申请计划验收管理支持:组织机构、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监督评估等采购管理使用管理库存管理分配管理控制中心及其所属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性艾中心和妇幼中心)作为国家级药品管理机构;省、市、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指定的药品管理机构为各地负责辖区内的药品管理机构。负责定期将计划和使用情况汇总并按要求逐级上报。2、指定专业机构和实行专人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定药品管理机构或部门,明确合格的药品管理人员负责药品管理的相关工作。五、药品管理人员职责1、合格药品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关药品管理的培训或具备药师资格;(2)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省级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地市级(含)以上人员须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4)良好的计划和沟通能力;(5)有良好的工作动机和积极的工作态度;(6)能独立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2、各级药品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1)各级药品管理人员负责本辖区年度/季度药品计划的制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