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3)实验试剂的作用:化学试剂作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色素SiO2使研磨充分CaCO3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二、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称取5g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SiO2、CaCO3和10mL无水乙醇→研磨→过滤→收集到试管中并塞紧试管(2)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宽略小于试管长和直径的滤纸条,剪去一端两个角,在距离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小心均匀地画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几次4分离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人试管中→插入滤纸条→棉塞塞紧试管口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三、易误点拨(1)选材:叶片颜色太浅或放置时间太久,会导致分离色素带颜色过浅。(2)操作:研磨不充分,未加CaCO3或加入无水酒精过多都会导致分离色素时色素带颜色过浅。(3)画滤线细线时不能做到直、细、匀会导致分离出的色素带不平整,发生重叠。(4)层析时滤液触及层析液,会导致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得不到层析的色素带。1.叶绿体(1)结构示意图:叶绿体的结构和捕获光能的色素(2)功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2.色素的种类和功能请将科学家和其相关实验的结果或结论连起来科学家实验结论①普利斯特利a.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②萨克斯b.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来自水③恩格尔曼c.植物能更新空气④鲁宾和卡门d.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⑤卡尔文e.探明CO2中的碳的转化途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合作用强度:①含义:植物在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②指标: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的数量的数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化能合成作用(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水分、光照的______________及光的成分、______________的高低等。1.单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1)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应用①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CO2释放量表明此时的呼吸强度。AB段: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逐渐加强,CO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段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B点: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BC段: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不断加强,到C点不再加强,称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②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较低,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冬季温室栽培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2)CO2浓度、含水量和矿质元素:①曲线分析:CO2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O2、水和矿质元素越多,光合作用速率越快,但到A点时,即CO2、水、矿质元素达到饱和时,就不再增加了。②应用:“正其行,通其风”,温室内充CO2,即提高CO2浓度增加产量的方法。合理灌溉、施肥,可促进叶片面积增大,提高酶的合成速率,增加光合作用速率。(3)温度:①曲线分析: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AB段(10℃~35℃)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B点(35℃)以上光合酶活性下降,光合作用开始下降,50℃左右光合作用停止。②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夏天,温室栽培可适当降低温度。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有机物的积累。2.多因子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分析(1)曲线分析:P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Q点: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