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图案课程书号:课程类别:设计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时:32学时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图案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及其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图案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和完善设计的造型表现力。培养学生对抽象造型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基础图案是指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三重特征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图样设计。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类型、构成与组织规律;掌握图案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产生原因、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图案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图案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使本课程教学为后续设计专业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认识基础和技能基础。三、教学要求1、审美素养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形式美法则在各章节中的统领性作用。虽然有独立的章节系统讲授这一内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主次、有轻重、有分有合地把形式美因素分解在各教学章节和教学环节中,从体验、积淀到提炼、突出,再到应用实践,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2、由于单元制教学形式,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图案的构成题材涉及面广、组织形式与审美取向各有侧重,如果在同一章节中集中讲述与训练,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把各种构成题材适当分解在各章节的训练环节中,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科学,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图案概述认知性内容:1、图案的基本概念2、图案的起源3、世界不同国家的环境与文化对图案的影响4、世界各国、各地区典型图案的风格与特点技能性内容:1、图案的分析与解读能力2、图案的临绘与仿绘能力延展性内容:1、了解基础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与艺术创作中的应用2、了解现代图案创作的继承性与发展趋势教学重点:1、世界不同国家的环境与文化对图案的影响2、图案的临绘能力教学难点:在仿绘中准确把握风格与特点教学要求:1、认知性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引导学生的艺术史观和艺术哲学观。2、技能性内容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3、延展性内容要开阔视野、富于前瞻性。4、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第二章中外传统图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认知性内容: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2、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3、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瓦当等4、唐代的装饰艺术5、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6、广为流传的民间图案艺术7、中国现代代表性图案8、国外代表性图案技能性内容:1、中国传统图案的分析与解读能力2、中国传统图案的临绘与仿绘能力延展性内容:中国现代图案的继承性与发展趋势教学重点:1、各时期图案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2、各时期图案造型的特点与表现手法。教学难点:各时期图案造型的临绘与仿绘能力教学要求:1、认知性教学应突出图形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并注意系统性。2、重视以直观对比的教学方式突出各时期的风格与特点。3、应重视在图形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形式美原理与要素分析图案的时代特点。4、技能性教学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5、必须有范画和示范性教学环节,并重视适时的示范演示和修改指导。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构成与组织认知性内容:1、图案的基本构成与特点2、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技能性内容:1、对不同的构成题材的图案进行临绘2、以不同的题材,以不同形式组织图案延展性教学内容:1、图案组织中的审美意识培养2、常规尺度图案设计与大尺度空间运用的内在关系教学重点:图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