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语文考核试卷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10分)1.工具性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4.()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5.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二、单选(3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A.语言B.语言文字C.语言文字运用D.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2.()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2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A.核心素养B.语文素养C.立德树人D.语文课程3.()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A.思维能力B.表达能力C.写作能力D.阅读能力4."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是“课标”“识字与写字”对第()学段的要求。A.一B.二C.三D.四5."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这是“课标”"识字与写字"对第()学段的要求。A.一B.二C.三D.四36.“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这是"课标”"识字与写字"对第()学段的要求。A.一B.二C.三D.四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二层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A."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C."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D."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跨学科学习”。8.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4A.个体刻画B.整体刻画C.一般刻画D.大体刻画9.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经组成部分,()是作业评价的关键。A.作业布置B.作业分享C.作业设计D.作业检查10.考试命题应以()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A.教材B.情境C.媒体D.文件三、多选(20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变化是()A.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B.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C.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D.增强了指导性E.加强了学段衔接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是5A.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B.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C.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D.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E.倡导课程评价的课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3.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A.情境性B.实践性C.综合性D.求同性4."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旨在(A.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B.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C.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D.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建议”要求6A.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B.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C.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D.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四、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20分)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构建的不是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2.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