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正确理解世界重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掌握区域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设计思路】由于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世界地理。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世界地理进一步复习深化,以区域图为抓手建构学生头脑中的“脑地图”;二是建构“世界地理”知识框架,江苏地理中主要侧重人地关系的考查,把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具体区域,所以在教学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分析;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能力。所复习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都是紧密的以区域为载体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第三课时:世界主要地区与国家之六个国家【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世界主要国家的内容和题目。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①朗读考试要点;②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一、日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使用多媒体投影日本图。学生读图了解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利用亚洲区域图理解南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抓住考查的重点、学生的易错点,以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1.范围:由图中的四个大岛a________、b本州、c______、d九州以及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2.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界处,地壳活跃。3.气候:图中a岛和b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岛和d岛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4.主要工业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区有图中的e______工业区、f________工业区、g______工业区、h北九州工业区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典型例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材料二2011年3月16日2:00(世界标准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图(图19)。图19(1)图19中气候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20中能正确反映日本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________。图20(5)专家认为3月16日我国不会受到核泄漏的严重危害,试从大气运动和海水运动角度加以分析______。(2分)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温带季风气候(1分)(2)甲多冬雨,乙多夏雨(2分)冬季盛行西北风,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1分);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甲地(1分)(3)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1分)(4)A(2分)(5)该日福岛附近主地风向为偏西风;受到洋流(日本暖流)和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