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说课1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欧姆定律(初中学习的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欧姆定律是电和磁一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点内容之一。欧姆定律这节课特点是,十分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提出实验方案,通过做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第五册、第六册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以及为今后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联系欧姆定律的发现史,在教学中渗透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欧姆定律这节课,是通过实验去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得出规律。所以,做好实验,利用数学方法正确得出二个实验结论,理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是本节课重点。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好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难点。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2、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五、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根据本节课特点,采用“三动”教学模式,模式结构如下:“三动”是指“全动、互动、主动”。“全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条件,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感觉器官动起来,使他们多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一起参与学习。“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就是教师扮演引导者、辅导和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让学生处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的主体身份与教师互动。生生互动,主要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讨论促进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目的。“主动”就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的作用,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求知,自觉进取,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教学模式以“主体”、“发展”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点,力求通过“全动”、“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做能很好地体现“三动”教学模式的特征,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符合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