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单选题1.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b地的土壤溶液的浓度不适合植物a生长,则b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0.2B.≤0.2C.≥0.3D.≥0.22.Na+、K+等离子不能通过纯粹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加入离子通道(蛋白质)后却能高速地顺着浓度梯度跨过人工膜。这种运输方式属于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胞吐3.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A.氨基酸分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B.O2进入肺泡C.水分子进入骨骼肌细胞D.CO2进入毛细血管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C.b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D.如果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II→I5.将正常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6.下图表示将不同植物的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百分率,结果表明植物细胞1A.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B.有不同厚度的细胞壁C.有不同的体积D.对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具有抗性7.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内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内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8.人体的小肠吸收下列物质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①水②酒精③Na+④葡萄糖⑤性激素⑥氧气A.①②⑥B.①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⑤⑥9.(07重庆市直属重点中学联考)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A.H2OB.氨基酸C.苯D.CO210.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K+、C6H12O6吸收量却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C.改变细胞膜的结构D.改变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11.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2B.细胞的癌变是因①的改变而导致的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12.若经过处理后某细胞的细胞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可能是A.生长素B.淀粉酶C.蛋白酶D.脂肪酶13.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含量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下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A.①红色②无色B.①红色②绿色C.①无色②绿色D.①红色②红色二、简答题14.下图A为二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B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0.3g/mL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请回答:(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B中的____________结构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细胞中的___________相当于图A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能到达4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图B中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2)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A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___________,并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装置1、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二3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为0。用“—”实线表示装置1的液面高度变化用“…”虚线表示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15.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