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阿里山纪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感受阿里山风光的图画美,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2.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课堂学习一、导入、检查预习1.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滚动阿里山图片,学生跟唱,营造气氛,感受阿里山的美丽。2.简介阿里山一、整体感知步骤:1.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划出游览行踪的句子,找出主要景点。归纳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台湾中部城市嘉义——阿里山站——神木明确知识点:移步换景2.请个同学上来做导游,要求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和主要的景点,并注意礼仪常规。三、讨论探究(1)阿里山给人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话交代的?(2)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学生找出后,教师归纳并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四、品味语言作者把阿里山的景色描写的很美,请自选一处你喜欢的景色欣赏品读,谈谈你的感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从修辞、节奏、感情等角度考虑)(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朗读方式品读课文,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阿里山如诗如画的风光)师生互动: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和情韵美。从感情的角度品味神木一段时,对神木的“神”需重点分析。(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的风风雨雨,由第六小节“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第八小节“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联想到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进而体会作者渴望祖国同一的感情。五、拓展延伸(多媒体投影)阿里山的美是人工雕凿的美吗,由此可见台湾人的旅游景点有何特色?同学们假期也游玩过很多地方,远至北京、海南,近至镇江、丹阳,甚至后巷的江边。请你描述一下游玩过程中欣赏到的美景。明确:自然、朴素的美学习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课后学习:进一步了解台湾的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