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天气与气候1教材分析天气和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预报(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图、天气符号、风力和风向),空气质量。以当天的天气对人们出行的影响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之后又附有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普及天气预报知识,更好的发挥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通过认识卫星云图,学会如何判读卫星云图。(3)通过认识、记忆、比赛,掌握常用天气符号及其含义,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记忆天气符号及其含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通过判读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图、风向示意图,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3)通过播报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联系到日常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2)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3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大,内容相对简单,教学过程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本节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记忆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详记。4重点难点重点:1.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风向示意图。2.学会看简易天气预报图。难点:读懂天气预报图并流利播报天气。5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天气符号卡片6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游戏教学法7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歌曲《海尔兄弟》以动画片《海尔兄弟》的主题曲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天气与气候的课题,以生活事例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活动2【讲授】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板块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活动:看书,同位交流,一般人们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天气,并描述我们现在的天气。图片展示,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话来总结什么是天气。通过几个句子引导学生总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再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抢答,对本部分的知识进行巩固。活动3【讲授】二、天气预报板块二(天气预报):本环节学生需要掌握三个内容。第一,卫星云图。引导学生辨别卫星云图上颜色代表的意义,并让学生判断部分地区的天气。第二,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天气符号来表现各地不同的天气状况。看懂天气预报图的关键是认识各种天气符号。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先让学生快速识记天气符号,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难懂的符号。难懂的符号老师做详解,比如:台风、沙尘暴、冷锋、暖锋。老师准备好天气符号卡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识记的最快最准。第三,风向与风力示意图。先由老师复习地理坐标并详解风向和风力的基本知识。风向是本节课相对较难的部分,所以在这里选几名学生听要求将相关的风力与风向卡片对应在黑板的相应位置,加强巩固。总结:读懂天气预报图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我们已经认识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具备当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了,让我们也来播报天气。幻灯片出示不同城市的天气预报,由学生自由抢答。之后是挑战主持人环节,选两名学生预报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上的天气。学生们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之后,通过练习,将天气预报与日常活动联系起来。活动4【活动】抢答小组为单位,教师出示天气预报的卡片,学生抢答。活动5【活动】播报天气请两名同学上台模仿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活动6【讲授】三、空气质量以图片的形式向大家讲述空气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