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学案导学【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以蒸汽机、电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过程与方法4、通过必修2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重点和难点】:1、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2、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方法】:对比法、分析法、谈话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思考感悟】:回忆必修2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知识梳理】一、蒸汽和电的革命(一)前提条件:1、客观: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渴望解放生产力2科技:人类认识自然的不断进步,科学成就不断涌现。(二)表现:1、“蒸汽时代”的到来:18、19世纪a18世纪上半蒸汽机运用于矿井抽水b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c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1807蒸汽轮船、1814蒸汽机车2、“电气时代”(19世纪末)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b科学实践运用:电能的产生1866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比)―电动机1879年__________发明电灯c电力的普遍运用:电话、电车、无线电报…(三)历史意义――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1、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2、推动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形成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影、电视)一、信息技术的发展㈠条件:(1)20世纪40年代(2)二战后(3)20世纪60年代末㈡诞生1、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ENIAC)冯·诺伊曼(美)2、60年代,互联网(Internet)诞生于军事通讯系统(美)3、1991年,WWW网诞生蒂姆·伯纳斯-李(英)㈢含义㈣功能㈤特点㈥影响三、信息化社会的影响1、积极:⑴互联网突破了⑵互联网大大⑶互联网的出现还为2、面临的问题⑴新问题⑵全球各国之间⑶创造了一个【学思探究】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思探究】世界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