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中历史9.1美苏争锋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一美苏争锋(二课时)一、课时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一)结构化预习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立的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②美苏两国在和上的矛盾日益加剧。③战后,美国成为,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2)形成过程①美国推行政策a.序幕:;b.开始标志:;c.运用:;d.工具:。②苏联采取了反击措施a.1947年成立了;b.1949年成立了;c.1955年成立了。2.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总形势:两强相争使世界。具体表现(概括指出):①;②;③;④。(2)影响:①在冷战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起组成,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二)预习检测1.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解析:注意这次世博会举行的时间是1958年。这个时期欧洲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形成,美苏冷战已经开始,世界局势处于极度的紧张中。D项符合题意。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解析:材料引文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生成问题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一)图文说史关于古巴导弹军事危机的漫画(二)互动解疑1.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举例说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3.什么是“冷战”?美国为什么在二战后采取了“冷战”政策?(三)课堂总结:1.理解历史概念。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2.学习本课内容时,注意把“雅尔塔体系”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比较,得出雅尔塔体系建立后,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结论。3.注意把朝鲜问题的由来,两德问题的由来和台湾问题的由来进行类比,养成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好习惯。四、课后----拓展训练、内化迁移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C.帮助受援国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D.干涉别国内政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3.美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北约的直接目的是()A.遏制苏联B.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C.镇压人民革命D.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4.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5.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日期自评组评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6.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