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冷战”中的“热战”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内容是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亚洲爆发的两次热战。教材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个框题来讲述这一主题。本课两个框题分别通过讲述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从而得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冷战”的产物。二、学生分析作为高三的学生虽然已经进入高中学习有两年多。但由于长岛是海岛县,属于边远地区,人口少,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大多数学生不具有认识能力的深刻性和分析能力的透彻性,看问题具有表面性和肤浅性。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还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回归课本,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不适合将知识拓展和深化。尽管如此,但掩盖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战争,求知欲极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视频、音频等,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对冷战中的热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认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有关史实,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概括、归纳能力。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两次战争是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是霸权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历史事件的能力,进而分析“热战”与“冷战”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以弱胜强的战争,认识正义战争的力量,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技术:运用影视视频、音频、歌曲、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2、(1)在对于两次战争的经过,可以插播一下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预期效果是通过影视资料,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的战争场面,加深认识。也通过战争的残酷场面,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2)在讲述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参战原因时,通过地图和播放歌曲《志愿军军歌》,预期效果是希望通过歌曲,提高学生对此原因的认识和理解。(3)战争的影响,可以通过数据、文字资料,历史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预期效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战争的影响。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二战后虽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还是连绵不断,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种类型的局部战争:“冷战”中的“热战”问:什么是“冷战”?让学生回答“冷战”定义两极对峙格局的历史图片讲授教师引导学生看书,概学生看书后,回答运用影视视频、音括两次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概括与归纳能力,培养基本的史学素养频、歌曲、历史图片、地图、数据和文字资料拓展教师提出问题:朝鲜半岛的分裂与统一和中国海峡两岸之分裂与统一有什么异同点学生各抒己见分组讨论复习教师归纳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学生根据老师的归纳,背诵记忆。检查训练教师出示训练试题学生做题考试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采取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授课中,教师设计学生学习的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自学。同时,教师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对于本课的拓展性的知识,即朝鲜半岛的分裂与统一和中国海峡两岸之分裂与统一有什么异同点一题时,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互动交流。2、运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在讲述战争背景的时候,播放歌曲《志愿军军歌》。在讲述战争的过,播放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影视资料。在讲述影响时,通过图片、数据等幻灯片的展示。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情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