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感想一、德国俱乐部的基本情况目前的9万个体育俱乐部大约80%在西德,20%在东德。这些俱乐部的规模普遍不大,成员不足300人的俱乐部占70%以上,超过1000人的体育俱乐部只有大约5%。德国体育俱乐部往往围绕单一项目设置,大约有2/3的俱乐部只有一个体育项目,约10%%的俱乐部开展的体育项目在4个以上。大约一半的体育俱乐部是1960年以来成立的,超过27%的体育俱乐部和学校合作。大多数体育俱乐部由志愿者进行管理,只有不到10%的体育俱乐部雇佣专职人员来管理。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具有双重会籍,属于各州体联和德国体联会员,也是单项协会的会员。一般说来,俱乐部作为一个体育机构是体联会员,俱乐部的体育项目又受体育单项协会的管辖。二、德国体育俱乐部的运行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主要依靠会员的会费运行,2005-2010年,体育俱乐部会员每年的会费是儿童(children)25欧元、青少年(adolescents)30欧元、成人(adults)56欧元、家庭(families)100欧元。在西德,会费占俱乐部总收入的55%;在东部德国,这一比例为50%。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会员的志愿义务工作,他们自愿地、无报酬地、无直接回报地管理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通过自身的参与合作,维护大家的利益,成员们在志愿工作中相互支持,按会员自己的愿望形成俱乐部的特色。俱乐部的重大问题通过民主决策,具体工作都由集体决定。体育俱乐部普遍的义务工作制大大降低了俱乐部的运行成本。如果按实际成本核算应交的会费,西德每个会员需要400马克,东德每个会员应交160马克,才能维持体育俱乐部的基本运转。据测算,德国体育俱乐部自愿工作者一人一小时可以为俱乐部节省30马克,每年可以节省70多亿马克的巨资。第1页共3页广告、赞助等商业性收入只占体育俱乐部总收入的不到10%。俱乐部运行所需要的其他费用主要依靠政府补助。1995年,德国政府的财政补助占西德俱乐部总收入的11%,占东德的27%。此外,多数俱乐部还有权免费使用体育场地。当然,近年来德国体育俱乐部也面临着资源缺乏的问题。christophbreuer发表于《sportmanagementreview》2010年9月的一篇文章《scarcityofresourcesingermannon-proX64257;tsportclubs》就指出德国非营利俱乐部面临资源短缺的状况,尤其是志愿者和场地的缺乏。与此同时,受薪人员开始增加。三、德国体育俱乐部的社会公益属性在德国,体育俱乐部不仅被视为体育运动的提供者,也被认为是各种文化、政治、教育和社会功能的提供者。这是体育俱乐部受到各级政府重视的根本原因。政府之所以减免俱乐部的税收,以财政补助俱乐部,其根本原因就是俱乐部所承担的众多社会功能。christophbreuer主编的报告中对此给出了详尽的说明。他列举了德国体育俱乐部的一些社会目标定位。传播公平、隐忍等价值观;提供体育锻炼的实践机会;追求参与者(男女老少)的平等地位;为移民提供体育锻炼机会;必须由志愿者来管理;特别关注体育供给的质量;为老年人提供体育参与机会;强调青年人参与;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体育机会;为家庭提供体育机会;使人们对未来更加乐观。他还将德国的体育俱乐部分为五种类型:综合体育俱乐部(integrativesportsclub)、青年人定位的体育俱乐部(youthorientedsportsclub)、竞技体育俱乐部(competitivesportsclub)、传统体育俱乐部(traditionalsportsclub)、服务定位的体育俱乐部(serviceorientedsportsclub)。每一种俱乐部的社会目标也有所不同。第2页共3页综合体育俱乐部(integrativesportsclub):努力为尽量多的人群提供体育、给予体育锻炼人群专业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体育、为家庭提供体育、为残疾人提供体育、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体育、为移民提供体育、强调男女老少平等参与体育。青年人定位的体育俱乐部(youthorientedsportsclub):使青少年从街头走进体育场所、强化青年人的参与。竞技体育俱乐部(competitivesportsclub):使人们在竞技体育中赢得自豪感、促进青少年竞技体育选手的进步。传统体育俱乐部(traditionalsportsclub):使传统体育保持原有面目、为志愿者所管理、奉行传统价值观、追求体育以外的价值、追求友谊和欢乐,服务定位的体育俱乐部(serviceor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