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八年级下2课时设计:庄海英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实践论》等等。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时代背景】1、张思德生平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是个孤儿。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1933年10月第一个报名参加仪陇县的少先队,后加入红军,在战斗中立过功,因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1935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完成塌方,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张思德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2、写作背景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文体常识】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的特点是: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第一课时一、揭题二、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自学理解生词并听写生词。1、给生字注音: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选词填空。鸿毛死得其所追悼会五湖四海精兵简政追悼哀思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缩小机构,精简人员。()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泛指全国各地。()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悲哀思念的感情。()怀念死者,表示哀悼。()三、理清文章思路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找找资料,说说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同志。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3、文章的观点是什么?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C、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D、为人民利益搞好团结4、根据下面内容给课文分层: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当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二、多音字组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五、学习第一节:1、读课文,思考:课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2、理解句子,先理解加点的词,再说说句子的意思。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完全:彻底:句子意思:六、学习第二自然段:读后完成下面的练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