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三十五中学校八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主备人朱见文备课组长蹲点领导(签字)课题:《大道之行》课型:精品析读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个体探究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启发探究随堂笔记导学引航目的、方法、时间独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规律总结导语目的:激发兴趣。方式:故事导入。内容:孔子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尽管这个理想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时尚的一份宝贵财富。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本文。(预时:3分钟)略读粗探思路(预时:7分钟)内容:快读课文,感知魅力学法:1、自己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2、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并归纳辨析重点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对学(检查落实独学任务)检测:1、互读:对子互读课文2、互查:对子用红笔互批独学部分。3、暴露易错点群学(突破重难点)合作研讨1、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预展:针对展示方案,分组进行思考展示方案一:个人见解我来说内容:1、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建议: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2、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方案二:心中构想大家谈内容: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建议:1、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从不同的方面描绘。3、注意配合,不能冷场。方案三:小记者采访录联系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建议:1、首先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什么?和谐等精读深探亮点(预时:8分钟)内容:默读课文,品析亮点学法:4、文章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5、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你认为精彩的排偶句,品味它的表达效果。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这句话,因为。方式及预展。社会的表现是什么?可用PPT展示资料。2、再对照课文看哪些内容与现在我国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3、形式多样化,体现个性特色:可以用文字表述出来,也可以情景剧、讲身边的故事展示当今和谐社会的表现。4、联系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预时:20分钟)迁读回探拓展(预时:7分钟)内容:悟读课文,拓展延伸学法:6、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说说你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形式。当堂测评分层达标(时间:20分钟)基础落实★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大同(同:)2.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⑴选贤与能。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发展能力★★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提升素养★★★(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②,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