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美苏争霸(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基础达标(36分)1“.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说明()。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A.①②④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如果战争可判断①④正确。答案C2.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苏联的战略意图作出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的前提是()。A.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B.苏联军事实力的大幅度提高C.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退D.美国军事实力的相对削弱解析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把重点放在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上,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超过美国,勃列日涅夫开始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答案B3.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积极推行全球攻势战略,以美国为对手展开了激烈争夺,争夺的重点是()。A.东亚B.非洲C.中东D.欧洲解析战后,美苏争霸重点是欧洲,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紧发展军事力量,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状态。答案D4.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态势有关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B“”.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经济的负担C.西欧、日本加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出现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削弱,被迫转攻为守。经济实力决定其外交政策。答案A5.造成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古巴导弹危机B.美苏争霸C.美苏关系恶化D.苏联出兵阿富汗解析本题情境性强、难度不大,符合新教材特点。通过两幅图及图解,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柏林墙的修筑,导致了柏林的一分为二,而其根源则是美苏争霸。答案B6.美苏争霸的实质是()。A.争夺世界霸权B.争夺对第三世界的控制权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D.争夺世界军事霸权解析美苏争霸实际上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上的对抗,实质是美苏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推行强权政治,争夺世界霸权。答案A7.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这幅漫画反映了()。A.柏林危机B.马歇尔计划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8“”.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出现了某些和解的迹象()。A.说明美苏两国放弃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B.戴维营会谈是重要的表现C.古巴导弹危机是重要表现D.说明美苏两国放缓了军备竞赛的速度解析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双方对抗激烈的表现。答案B9.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①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②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③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④美国开始对苏联冷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1955年华约和北约对立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立格局的形成;1956年上台后的赫鲁晓夫改变对外战略,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故②③正确。答案C能力提升(14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赫鲁晓夫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材料二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请回答:(1)“”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够实施缓和战略的自身优势是什么?(4分)(2)“”材料二说明苏联的缓和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目的实现了吗?说明理由。(7分)(3)分析说明赫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