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台阶”的内涵。2、品读细节描写,感受小说中“父亲”的形象。3、学习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4、理解小说的主题。教学重点:品读细节描写,感受小说中“父亲”的形象。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2、学习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置疑问答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8:508:52)(播放背景音乐,筷子兄弟的《父亲》)台阶,在我们看来是极为平凡的东西,而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他毕生的追求。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李森祥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台阶》,去认识一位有着浓厚“台阶”情节的农民父亲,去感受他那至真至纯的情怀。板书:《台阶》李森祥(之前已经安排大家标注了段叙,阅读了几遍课文,)二、说故事(8:52--8:58)1、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第一人称简单地讲述这个故事。(8:528:56)提示:人+事(起因+经过+结果)明确: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渴望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为了这个目标,他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一砖一瓦的准备,终于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落成了,而父亲也老了。追问:由故事简述,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明确:台阶低——准备建高台阶——建高台阶——高台阶建成文章的每一步都是围绕台阶展开的,由此可见台阶是本文的行文线索。追问:为什么父亲想拥有高台阶的新屋?(8:568:58)明确:①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②按家乡风俗的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师点拨:我们家的台阶低,所以父亲渴望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希望通过台阶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村民的尊重。所以获得尊重是父亲奋斗的动力和源泉。“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三、品形象(自主合作,品读结合)(8:58--9:24)为了赢得尊重,经过艰苦的劳动,长期的准备,一座凝聚着父亲心血的高台阶终于建成了,然而父亲也老了。父亲的一生是艰辛的,父亲的形象也是鲜明而深刻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品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请按照写作顺序勾画出文中对父亲进行细节描写父亲的语句,思考这些文字刻画出父亲怎样的精神品质和内心情感?(8:58-8:59)在阅读课文之前,我们下来你了解下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PPT展示)细节描写知识(8:59-9:01)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社会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微之处的生动细致的描绘。它细而不微,如同荷叶上的露珠,使整个荷塘闪耀着珍珠般的光彩。细节描写的作用:主要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使人物形象更更富生动。(从文章段,句话,我看到一个的父亲。)明确:父亲的性格和精神品质1、好强①第一段,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身强力壮(板书),能干②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好强)2、艰辛第5段,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第5段,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第15段,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第19段,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3、不甘人后,执着追求第6,7段,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第9段,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第10段,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第13段,父亲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