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选择题1.19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少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民族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依赖性B.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对立C.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对立D.清政府财政困难2“.《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3“.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缺失的部分原文应为()A.民族资本B.官僚资本C.外资企业D.个体经济4.下图为《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该图蕴含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官僚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B.列强侵华战火直接摧残民族工业C.限制中国进口机器D.民族企业以各种形式坚持反抗斗争5“‘’…….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上述现象出现于()A.19世纪晚期的上海B.20世纪初期的上海C.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D.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6“”.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外资企业出现B.洋务运动兴起C.工人运动高涨D.实业救国热潮7“…….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通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首先取决于()A.民族独立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C.坚持实业救国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8.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二、非选择题9.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朱其昂,字云甫,江苏宝山人)“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事系创举,尚未通行。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闻将续到一座,设肆于天津孔道云。——1878年12月14日《申报》材料二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材料三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上册(1)结合材料一,说明贻来牟机器磨坊在创办和经营上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和内容。(3)结合材料三,说明民族工业由盛而衰的因素。民族工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答案1.A2.D3.B4.B5.D6.D7.A8.A9.(1)从西方引进机器生产;采用雇佣劳动;获取了丰厚的利润。(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内容: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原因;不同意当时商务立国的看法,强调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也是富国御侮之道。(3)因素: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