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七“一五”计划的实施1.特点(1)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1.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选C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已经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如图为1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对其原因解读准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解析:选C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A项错误;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B项错误;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中“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数据正是其反映,故C项正确;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016·惠州质检)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B注意题干信息“1953年”“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可知是与1953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项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始于1979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中共十四大之后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选A由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可推断此时期正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也照搬了苏联模式,确立计划经济,为后来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A项正确;“大跃进”时期已经实行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中共十四大之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5.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院系调整前院系调整后法学院建筑工程系农学院土木工程系文学院水利工程系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理学院动力工程系航空学院电机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石油工程系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D.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解析:选D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不是对旧教育的改造,而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内部院系的调整,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没有实施“211工程”,故C项错误;院系调整后理工科学院增多,满足和适应了我国“一五”计划中工业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