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创设情境谈话分析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探索与失误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资料搜集合作探究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培养学生实是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解析史料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知识结构背景: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过程:经过三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的恢复最高水平意义:为有计划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建设背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的起步一五计划任务:为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成就:1957年,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工商业进行改造(1953~1956)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内容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确立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中共八大的发展探索与失误(1956)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指导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表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公社化运动大办人民公社影响: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使国家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国民经济的调整:实行八字方针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国民经济的劫难周恩来着手恢复国民经济邓小平实行全面整顿识记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B.①②③④均正确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③④均错误答案:B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行业是-----------------------()A.轻工业B.农业C.商业D.重工业答案:D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答案:C4.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答案:B5.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答案:D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劳动者互助合作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7.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提任某工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答案:D8.“一五”计划方针体现出党最主要的指导思想是-----------------------()A.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B.国家经济各部门有重点、按比例协调发展C.用掠夺农民的手段为重工业积累资金D.发展生产,同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D9.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完成这两大任务---------------------------------------------------------()A.同时进行B.先工业化后改造C.同时完成D.先改造后工业化答案:A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