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高考动向】近几年高考考查过的小说知识点:(按考查次数由多到少)故事情节;各类作用题;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表达技巧;环境描写;标题;语言特色。【关注几个考点】一.关注故事情节(一)故事情节的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或本文是如何展开的?4.本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二)相关知识储备1.结构(情节自身)作用(1)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2)照应前文,呼应后文;(3)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5)线索,贯穿全文。2.内容作用(1)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2)刻画人物性格;(3)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3.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三)解题技巧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二.关注人物形象1(一)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某个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XX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二)思路:①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②研读文本有关人物描写的部分。③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三)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别里科夫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如祥林嫂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四)注意区别“形象特点”和“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为宽泛的内容。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进去。三.关注环境描写(一)常见题型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社会环境写在文中的作用;②分析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及所采用的描写方法;③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考查社会环境)(二)环境描写的作用1.指向环境本身:描写了……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背景),营造/渲染了……氛围,奠定了……基调。2.指向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作为情节线索,为……作铺垫/埋伏笔,与……形成对比。3.指向人物: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烘托人物心理。4.指向主题:寄托、暗示(象征)、揭示或深化文章主旨。四.关注思想内涵2主旨类探究多是探究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更注重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一)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四是从作者自己的评论中把握作品的主题。(二)答题术语1、歌颂、赞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体现、隐喻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了什么情感。五.关注艺术技巧(一)标题作用:1、线索作用。以“XX”为题,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紧扣情节。以“XX”为题,能概括……情节。3、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以“XX”为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4、紧扣(揭示)主题。以“XX”为题,揭示文章……主题。5、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6、象征意味、寓意。以“XX”为题,象征了……。对……具有暗示作用。(二)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以身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