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三农、抑制物价上涨、教育公平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1)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表现。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2)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共同富裕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5)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6)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二、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活好一点)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提高国民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问题、养老问题)③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需要。(医疗问题)④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平等接受义教育问题:实行两免一补维护社会的教育公平。(教育问题)⑤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建立廉租房制度,真正使人民住有所居。(住房问题)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的政策)4、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主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青少年怎样做?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承担社会责任。教育问题:实行两免一补医疗问题: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住房问题:建立廉租房制度养老问题: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五、促进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能够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改善民生,又能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应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民生问题1、当前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①上学难、上学贵②看病难,看病贵③住房价格高,人民买不起房子④就业形势严峻⑤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⑥社会保障⑦物价上涨⑧养老难⑨食品、药品和生产等领域的公共安全事件频发2、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①说明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说明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③说明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说明我国社会生活中海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社会还不太和谐,社会建设还比较薄弱,改善民生依然任重道远。3、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是什么?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做到不断保障和改善中国民生,就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生产力。4、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生问题,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③关注民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