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1)第第44节节《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总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它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三方面。“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1.正确使用词语包含两层意思,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2.正确理解词语须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词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义的轻重及词义的适用范围等。解读解读考考纲纲3.考查内容的重点主要为辨析近义实词和弄清易混虚词。辨析近义实词,主要是在细致理解词语各要素的基础上,辨析词语的搭配关系和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推断语境中使用恰当的词语。虚词考查主要涉及介词、副词及关联词的运用。选择恰当的虚词可从基本含义、说法作用、妥当位置等方面进行正确的推断。(2011·山东)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命题角度Ⅰ选用实词导学导学考考题题C。“提出”只是说出来的意思,而“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引发”指引起、触发,而“产生”是出现的意思,“出现疲劳感”恰当。“适合”与“合适”都指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而前者为动词,后面带宾语;后者为形容词,作修饰成分。因此选C。解析(2011·全国大纲卷)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__①__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__②__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__③__也不乏幼稚之处。__④__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__⑤__要我说出来,看我想得对不对。答: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命题角度Ⅱ虚词填空答:①凡;②必定;③其中;④有时;⑤则。(2011·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产生隔阂。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命题角度Ⅲ实词、成语综合考查D。A.纵令:即使,表假设,与下文“也”匹配。B.浓重:(烟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C.投桃报李:喻友好往来。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文中无苛责别人之意,属于用错对象。解析(2011·天津)下列语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命题角度Ⅳ实词、虚词、成语综合考查B。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适用范围较小,一般不用于物品;“喜爱”适用范围广。“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洋洋洒洒”则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显然“洋洋洒洒”不合语境。“暗香浮动”来自林逋的《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此处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