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1212本纪本纪3030世家世家7070列传列传1010表表88书书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二、时代背景简介: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扩张。生字词注释•1、遗•2、肉袒•3、列观•4、倨•5、城邑•6、睨:•(wèi):(送给)•(tǎn):(去衣露体,古时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或惶恐)•(guàn):(观,建筑物的一种。列观,一般的宫殿,本文指章台)•(jù):(傲慢)•(yì)(城镇)•(nì)(斜视)•7、镬•8、渑•9、缶•10、怿•11、驽•12、刎颈•(huò):(古代煮食物的一种大锅)•(miǎn):(古水名,本文中“渑池”为古城名)•(fǒu):(盛酒浆的瓦器,本文指瓦质的打击乐器)•(yì):(高兴,喜悦•驽(nǘ):(愚劣,无能)•刎颈(wěnjǐng):(割脖子)•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yue月)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和氏之璧楚国——赵国——秦国统一,成为秦始皇的专用玉玺——秦二世投降,交给刘邦——东汉十常侍作乱,遗失——孙坚从井中捞出的宫女身上得到——袁术抢走——曹操——西晋灭亡,流落北方少数民族之手——东晋——隋唐——五代后唐,李从珂兵败自焚,玉玺下落不明。和氏璧和氏璧文章思路[明确]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①第1.2段:廉蔺简介②第3—13段:完璧归赵③第14—16段:渑池之会④第17—21段:将相和(负荆请罪)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听课文录音思考: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结构概要结构概要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1.完璧归赵完璧归赵2.2.渑池相会渑池相会3.3.廉蔺交欢(负荆请罪)廉蔺交欢(负荆请罪)常见的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式:(一)判断句式:11)……者,……也式)……者,……也式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22)……,……也式)……,……也式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33))““者也”都不用式者也”都不用式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44)用皆、乃、为、即、则表示判断。)用皆、乃、为、即、则表示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家》)55)用“是”直接表示判断)用“是”直接表示判断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二)被动句:(二)被动句:11)……于……式。)……于……式。22)……见……式。)……见……式。33)……见……于……式。)……见……于……式。44)……为……式。)……为……式。55)……为……所……式。)……为……所……式。66)……受……于……式。)……受……于……式。11、无语言标志,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无语言标志,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如“洎牧以谗诛(被杀)”如“洎牧以谗诛(被杀)”22、有语言标志的被动句:、有语言标志的被动句:1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下列四种情况: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