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两句三年得 , 一吟双泪流。 ——唐 · 贾 岛 吟安一个字 , 拈断数茎须。 ——唐 · 卢延让名句预先知 相传,一日苏轼与苏小妹、黄庭坚一起赏画,见上面题联很有趣,于是小妹提议为中间加字,使之成为五言联句。轻风 ___ 细柳 淡月 ___ 梅花 苏轼: 清风摇细腰,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 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因为“扶”字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人格化了,人格化了,更形象生动 ;“ 失”字表现出了月下梅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 东坡门生,春寒独坐家中东坡门生,春寒独坐家中 ,, 冷雨滴窗,触景冷雨滴窗,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生情,吟成一个单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妙极, 此联妙极,“冻”拆为“东”和两点,“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洒”拆为“西”和三点水。沉思颇久,未得下联。。沉思颇久,未得下联。 半年后暑天,请教先生东坡。先生未对,切 半年后暑天,请教先生东坡。先生未对,切西瓜待客。门生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适西瓜待客。门生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适才已对。”该生大急:“哪里?”先生指瓜道:才已对。”该生大急:“哪里?”先生指瓜道:切瓜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始悟: 书生始悟:“切”字拆为“七”、“刀”;“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切瓜待客的情景。从此,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五体投地了。投地了。切瓜应对切瓜应对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奚落他一番。传说,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