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梯形的判定 通州市五窑初级中学 任建法电话: 0513-2594041 邮编: 226351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2 、进一步掌握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渗透转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梯形常见辅助线添置,渗透事物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观点。 复习提问1 、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 什么样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2 、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3 、解决梯形问题时常见的辅助线有哪些?ABDECABCDEABCDEF作腰的平行线延长两腰过上底端点作高 思考:试说出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逆命题: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 是等腰梯形 命题: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已知: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DBC∥,∠ B=C∠求证: AB = CDABCDE证明:过 D 作 DEAB∥交 BC于 E ∵ DEAB∥, ADBE∥∴ 四边形 ABED 是平行四边形 ∴ AB = DE ∴ ∠B = 1∠ ∴ ∠1 = C∠ ∴ DE = DC又 ABDE∥又 ∠ B = ∠C ∴ AB = CD1 命题: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已知: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DBC∥,∠ B=C∠求证: AB = CDABCDE思考 其他证明方法方法一:两腰向上延长相交于点 E方法二:过上底两端点作高ABCDEF 例 1 判断:⑴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⑵ 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 )⑶ 有一组邻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⑷ 有一组对角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 例 2 在梯形 ABCD 中, ADCB∥,∠ A = ∠D , E 为 AD 中点。 求证: EB = ECABCDE思路点拔:由∠ A = D∠可得 AB = CD 再证 △ ABEDCE≌△ 例 3 求证: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已知: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DBC∥, AC = BD求证: AB = CDABCD证明:过 D 作 DEAC∥交 BC 延长线 于 E ,则∠ 2 = E∠E12 ∵ ADEC∥, DEAC∥∴ 四边形 ADEC 为平行四边形 ∴ DE = AC又∵ AC = BD ∴ BD = DE ∴ ∠1 = E∠又 ∠ 2 = E∠ ∴ ∠1 =2∠又 AC=DB , BC=CB∴△ABCDCB≌△∴AB = DC 例 4 已知:如图,在△ ABC 中, AB = AC ,BD 、 CE 是高。 求证:四边形 BCDE 是等腰梯形 .ACBDE思路点拔:设法证 DE BC∥变式一:将题中的高改为角平分线, 结论是否仍成立?变式二:将题中的高改为中线,结论是否仍成立? 已知:△ ABC 中, AB = AC ,在 AB 上任取 一点 D ,作 DEBC∥交 AC于 E ,试判 定四边形 BCED 的形状并证明。ACBDE 1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利用定义判定四边形为梯形,然后• 证其腰相等• 证其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证其对角线相等2 、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ABDECABCDEABCDEF作腰的平行线延长两腰过上底端点作高ABCDE作对角线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