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教学课件浙江外国语学校 张老师 1 、读准课文中的生字 .2 、熟练的朗读课文 .3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问容 .学习目标 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 他不肯迁就 , 不肯趋附权势 . 他说 :“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 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 , 便决定辞掉齐卿回家 , 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 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 , 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 可见 , 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是有所为而发的, 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 孟子及《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名轲,邹(现在山东省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及的再传弟子。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世称“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四书”之一(《大学》《中庸》 《孟子》《论语》被南宋朱熹定为”四书” . ) 孟子 孟子,名 ____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 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孔子的思想,被称为“ _______” 。在政治上,他提倡 _______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______ 论,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信、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性”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的品质。轲儒家亚圣仁政性善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