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课 程 下 高 一 信 息 技 术 课 的 作 业 管 理 新 课 程 下 高 一 信 息 技 术 课 的 作 业 管 理 --王 克 勤 --第 1页新 课 程 下 高 一 信 息 技 术 课 的 作 业 管 理 --王 克 勤 --第 1页新课程下高一信息技术课的作业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纪律观念不强,上课玩游戏,教师来了切换一下界面装装样子。作业凑合完成即可,没有任何提高和创新。课堂上师生关系就象猫和老鼠一样,令教师头疼。 这种现象在信息技术课上是普遍存在的,久而久之就造成一种师生双方互相埋怨,互相装样子的现象,造成教学任务不能真正完成,新课程理念不能真正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的结果。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信息技术课能否上好的关键。除了开课之初教师要和学生充分沟通,订好课堂制度并严格执行之外,对信息技术作业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由于高中的课业负担重,使得信息技术课留课外作业是不现实的。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作业绝大部分应在课内完成,尤其是生源一般,学生自觉性和能力较差的学校。 二、信息技术课课堂作业的管理 我的信息技术课作业分为三类。章节讲授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和补救作业。 第一部分作业是章节讲授过程中的作业。这部分作业一般为小作业,可当堂完成。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上课时间,通过完成作业的形式领会教师本节课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并且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和感悟。这一类作业的设计教师要注意内容要新、理念要新,要能充分抓住学生心理,把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师的传授点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这是吸引学生完成作业的关键。 为了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本堂课中能有所提高,此部分作业要有层次设计,且有一定的制度奖励做高层次作业的同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有范例指导,让学生看到高水平作品是什么样的,并能尽量去模仿。如做电子小报时,教师让学生尽量有创意,但到底怎么创意,可以有什么样的创意,学生不知道,有时教师也不知道,我们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做的好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他们分析范例作品的成功之处,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部分作业的管理原则为当堂完成,下课收取。作业收上来以后,教师第一步要统计交作业和未交作业同学名单,并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用投影或网站的形式做提醒。第二步要浏览学生作业,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同学的问题要在下节课进一步明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