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1. 通读课文 , 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图片:(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背景、时间及巩固政权的措施。(2) 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间、都城。(3) 忽必烈改制的目的、内容及影响。(4)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内容及目的、回族的形成、接受中原文化的表现。(5) 掌握“成吉思汗”“忽必烈”“《农桑辑要》书影”等重要图片。2. 重、难点:(1) 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2) 难点:对行省制度、民族融合的认识。一、“一代天骄”的崛起1. 背景: _______ 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 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2. 贡献:(1) 统一蒙古: 1206 年 ,_______ 建立蒙古政权 , 被尊称为“ __________” 。(2) 巩固政权:实行 _________ 的国家体制 , 定都和林 , 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蒙古族铁木真成吉思汗军政合一二、忽必烈改制1. 建元: 1260 年 ,_______( 元世祖 ) 继位 ,_____ 年改国号为元 , 建立元朝 , 次年定都 _____ 。2. 统一: 1276 年 , 元灭南宋 ,_____ 年统一全国。忽必烈1271大都12793. 改制:(1) 目的:推行以采用 _____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 加强元朝对全国的统治。(2) 内容。① 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 , 在中央设“ _______”, 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 , 在地方设“ _________” 。② 经济上:推行 _____ 政策 , 把牧场恢复为农田 , 禁止掠夺人口为奴 , 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 编写《 _________ 》。(3) 影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 _________,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法中书省行中书省重农农桑辑要民族融合三、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1. 民族政策:实行 _______________ 政策 , 人分四等 , 由高至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 以达到 _________ 的目的。2. 民族融合:(1) 各族人民长期杂居 , 互通婚姻 ,_________ 逐渐缩小。(2) 进入中原的 _______ 、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3) 信仰 _________ 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等族互相融合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即 _____ 。3. 文化趋同:元朝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 提倡 _____, 在中央设立 _______ 。民族矛盾缓和 , 呈现以 _________ 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民族歧视和压迫分而治之民族差异契丹人伊斯兰教回族儒学国子学中原传统1. 元朝的建立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