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介绍南北差异和东西部差异,探讨如何促进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把各地区的特色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志向。定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区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范围,学会比较东西部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 ( 2 )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了解地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 3 )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志向。 (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认识东西部地区差异,了解西部大开发。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建议 播放反映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的多媒体资源, 导入新课 然后让学生随意谈谈,多媒体资源给我们些什么信息? ------- ,教师进行归纳:不同区域的人们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有辽阔的疆域,复杂的自然环境,使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我们平常所说的南方和北方是如何划分的?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 天南地北说差异天南地北说差异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南方组和北方组两大小组,让学生利用课本 58 页到 61 页的图文资料,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谈南方和北方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南北方在气候、自然景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饮食、民居、交通、气候、服饰、语言等)等方面进行比较。最后教师以图文形式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 零下 20 度,严寒冰灯会阳光明媚, 30 度海滩度假(椰子树、芭蕉林)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大不相同 冰雕冰雕之城冰雕 海南的农业生产 北方南方防寒(墙壁、窗户严密,有取暧设备)通风防雨(屋顶坡度较大)面食米饭陆路交通陆路交通和河运饮食习惯交通工具民居特色秦岭淮河 想一想:南北方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南北方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