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探析一、主要问题一是教育活动的教条化。当今形势日趋复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更加强调党员先进性政治品质的培养,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严三实”教育,以此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但近年来教育活动也存在针对性不强,过分程式化,活动开展多,从“三严三实”活动的开展,各级党委和不同部门开展的活动都延用“三严三实”活动的四步,即学习宣传阶段、查摆剖析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与每个单位实际结合不紧,与每个党员思想状况结合不紧,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而且党的系统、行业系统、同级部门分别开展的活动没有协调,使基层单位对这三方搞得活动都不敢怠慢,忙于应付,从而使开展的各种活动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二是组织生活的单一化。多数单位党内组织生活形式仍停留在老办法、旧模式上,载体形式单一、多以会议为主,以灌输说教的方式来开展学习“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效果差;多数单位党内组织生活没有把党员个体需求与组织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纳入考评,对党员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缺乏约束力,激励效应发挥不出来。党内组织生活以形式主义态度对待,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在党内组织生活中不说困难,缺乏说真话的氛围,同时知识更新较慢,久之组织生活流于形式。三是党员管理出现空档化。党员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息息相关。党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规定了党员的先进性,必然要求党员具有先进性;作为社会生活的社区有必要对在职党员进行8小时以外的管理,增强8小时以外的属地责任意识,填补机关对党员干部管理的空档,使机关党员干部在社区发挥应有作用。四是工作指导的形式化。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一大好作风,但目前调查研究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指导工作的主要形式,上级对下级工作的检查指导都以调查研究的形式在进行,并且将调查研究形式化,主要形式就是听工作汇报,开座谈会和走马观花实地看一下,这种形式导致基层对所做的工作都搞几个样版,以应付上级检查,工作不扎实,形成务虚第1页共4页的工作作风。二、原因分析一是思想认识引导不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机关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采取旧方式,对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缺乏有力引导,使党员干部出现自满懈怠和不思进取的情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更新,甚至有个别的同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二是党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设中建立和健全了党的各种制度,这是搞好党的建设的制度保证,但在落实时不到位,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在落实时,不着眼于解决领导成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的问题,使其流于形式。把思想教育、党性分析、整改落实、立规执纪停留在口头,而没有落实。群众反映最大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它拉大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引起群众的不满。作风漂浮,讲空话,大话、不办实事严重较严重,完成上级任务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对基础工作缺乏研究,缺乏耐心。三是学风建设重视不到位。近年来机关党情发生了变化,年轻党员干部多,知识层次高,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和适应能力,正因为如此,一些党员干部将这方面的优势当作资本,滋生了骄傲情绪,缺乏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出现了自满情绪的不学现象和忙于事务的浅学现象。满足于过去学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学风飘浮,很少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上进行深入思考,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领导干部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是实的,学习是软任务,是虚的,因而急于在工作中干出成绩来,不愿意在学习上多下功夫,认为只要把经济工作搞好了,出了政绩,学与不学无所谓。四是管理体系建设不到位。我们党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给机关党建带来了多方面的考验,其中之一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条块分割”使机关党建难以形成合力,制约着机关党建资源和社会党建资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