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总结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4月初,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下达后,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县农业局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4月14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县20*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干府办字[20*]57号,推进项目有序开展。4月中旬,通过公开招投标,经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认定*县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为唯一中标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机构。*县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中标后,按项目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教师、技术专家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全年共完成集中培训768期,累计培训农民35044人次,现场指导766次,累计指导农民35883人次。培训新技术26项,推广新品种58个,新增“一村一品”专业村36个,受培训农民普遍撑握了1-2项实用技术,并能较好的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受培训农民人均增收1500余元。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注重规范化管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切实提高项目组织管理能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属于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全县农村工作的许多方面,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依据农民需求和农业产业需要,规范项目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组织管理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培训机构责任。为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我县于4月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等有关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经作果业局、畜牧兽医局、水产站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承担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开展了培训机构招投标工作,利用*县农业信息网、县宣传栏等媒体发布、张贴了培训机构招标公告,经过第1页共7页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最后确定了*县农业技术职业培训学校为项目实施机构,同时,项目领导小组与该培训机构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培训机构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67名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强的农业技术骨干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教师,被选聘教师85%以上有农艺师或工程师资格等中级以上资格,函括了果蔬、农学、农机、园艺、畜牧、水产等各类技术专家,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有力地保障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二是围绕农民和产业所需深入调研,确定项目村及基本学员。为确保培训工作富有成效,有针对性,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正式启动前组织人员对村组能力、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农民是否有参与培训的热情等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农民对科技培训有热切需求,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50个村为项目实施村,其中粮食产业村15个、畜牧养殖村11个、果业种植村10个、蔬菜种植村9个、水产养殖村5个,并根据村民自愿参与培训,确定基本学员2110人,同时建立基本学员信息台帐。三是规范项目管理,确保科技培训的质量。项目办公室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加强项目的监管工作,建立执行“六项制度”。一是学员培训卡制度:统一为每位学员办一张学员培训卡,要求学员每参加一次集中学习或现场指导都在培训卡上,做好记录;二是培训台帐制度:教师每办完一次培训班或现场指导,都要填写一张《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登记表》,要把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参加人数等各项填写清楚,并在培训结束后请学员代表、村负责人及培训教师签字,每培训一次填写此表一张交项目办作为领取补助的依据,并依此建立培训台帐;三是季报告工作制度:培训机构每季末将办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内容、教师进村次数等情况以及培训工作中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县项目办,项目办再向上级作详细汇报;四是公示制度:对项目村和基本学员进行公示,保持项目实施的透明性;五是奖罚制度: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对各包村教师和受训学员进行考核,表现好的给予表彰,表现差的予以批评;六是管培分离制度:培训机构具体负责开展培训工作,培训机构接受县农业局和财政局负责培训项目部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