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1.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大多数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制度。第一,固定资金的使用与支出没有详细规定,申请审批程序过于随意,支出与预算极度不符;第二,财务部对预算计划只是敷衍了事,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致使资金去向不明,资金使用效率无法保障。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相互孤立,沟通协调不畅,信息不对称,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混乱。2.单位职员固定资产管理于核算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阶层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申请审批程序敷衍了事,没有进行深入核实,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预算人员抱着不得罪人的心态,只是根据申请人填报的资料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简单的罗列,却没有对开展工作的实际固定资产需求做详尽的了解,容易造成资金支出超出计划;财务人员仅按领导批复进行资金支出,而不管支出是否真正合理,造成固定资产专项资金的浪费;会计从业人员只是对资金流转过程进行简单的试算平衡,只是简单的完成自己会计核算的工作,并没有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效果进行详细的了解;基层人员滥用单位固定资产,抱着“不用白不用”“没花自己钱”的心态,随心所欲的做出资金使用申请,公款私用情况时有发生。上述因素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率较低,容易滋生资金的浪费与流失、贪污腐败等问题。3.缺乏功能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监督部门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根本就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监督部门,或者只是表面上成立了一些监督机构,但却未开展实际工作,这就容易造成资金去向不明和资金乱用等现象,降低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如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监督不到位,不仅会产生实际开支超出预算的现象,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等问题。第1页共4页4.单位职员综合素质较差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单位职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较低,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单位职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推脱,出现问题时相互脱责;其次,核算人员填写原始凭证未严格遵守会计法规的要求、填写不规范、填写信息不真实、审批手续不全,未能详细记录单位的账目明细,造成单位固定资产难以真实的衡量与流失;第三,多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未接受专业的财会核算培训,不能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职业道德较低,私自修改单位账目,造成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无法顺利开展。5.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统计信息不实“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是对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最基础的要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与管理过程中,记账人员疏忽大意,很多统计信息不实或不详细明确。第一,对于公用设备或不常使用的设备,无法明确记录固定资产的数目与所属部门,造成重复记录或漏记;第二,未能准确衡量固定资产的价格与折旧。这就要考虑到市场的动态性,展开定期的资产审查,掌握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与市场价值,准确的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衡量评估;第三,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部门脱节,对于资产的管理通常由资产所属部分分管,而核算统一由财务部门进行专门开展,这就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核算发生偏离与信息不真实,造成管理与核算信息出现多记或漏记。第四,忽略了捐赠或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6.购买、报废固定资产不合理第一,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只知道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向上级申报固定资产的购买,造成固定资产出于闲置或半限制状态,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忽视了对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理,未能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处理程序操作,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批准和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擅自买卖国有资产,私自定价,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也容易滋生贪污腐败行为。第2页共4页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核算水平的措施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相关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部门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