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手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规划大纲一目的和意义1构建“开放式-研究型-动态性的社会实践模式”。2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3培养学生独立考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参加人员1哈工大在校学生。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三调研的主要参考项目:(1)中国革命历史遗址考察;(2)劳动模范及其成长环境考察;(3)厂矿村镇发展历史考察活动;(4)社会生活状况历史变迁考察;(5)青年成才观念及其影响的历史考察;(6)农村基本观念的代际变迁考察;(7)家乡现代化变迁状况调研(8)家乡英雄模范对地区社会辐射影响的考察。(9)家乡的和谐村社、市镇建设现状和建设情况。(10)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11)家乡的民主政治建设。(12)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相关的自选题目。四社会实践成果的规范要求社会实践坚持以调研成果作为活动评价的主要方式。调研成果主要体现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主要是针对某项调查研究课题提炼而成。其规范要求,需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成果文本规范》:1要有模版统一的封皮(报告的第一页);2要填写模版统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简况表”(报告的第二页);3报告的正文(从报告的第三页起)。正文字数800字以上。4成果以A4的白纸体现,以便统一装订。打印或手写均可。五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评价1鼓励原创性研究,切忌抄袭。2由任课教师和相关专家评价成果。六主要参考资料: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该书可为大家提供社会调研的一般方法,如调研的路径、问卷的设计、访谈的方法等。)12其他相关参考书目,请同学们自己查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成果名称姓名所在院系学号联系方式日期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简况表成果名称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研究方法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3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