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策略案例【篇一:品牌营销策略案例】沃达丰联合阿姆斯特丹ddb广告公司,与荷兰口吃协会(nfs)以及口吃大使-知名歌手sannehans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gettheflow”的应用程序,通过专门的说唱训练,可以帮助口吃孩子更流利的说话...---【篇二:品牌营销策略案例】著名品牌营销案例分析一阿萨姆小奶茶:老树开新花,情怀不配搭2015年整个饮料行业状况都不是特别理想,很多企业推陈出新以挽颓势,但是效果都不显著,统一的新品阿萨姆小奶茶慢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这个小奶茶以其呆萌的形象示人,以高端价位入市,去年6月陆续在北、上、广地区试水。近日,笔者在超市看到了这个中的萌物,看见真身之后,试了一下味道,不由得想:这个小奶茶上市都大半年了,一直不温不火,其中还是有一些原因的。产品定位:卖情怀难引消费者共鸣在产品定位方面,阿萨姆小奶茶主打情感牌,回忆小时候的味道,还原奶茶最原始的风味,想要消费者认同阿萨姆小奶茶=简单奶+茶。很显然,阿萨姆小奶茶是想卖情怀,但是这个情怀比较陈旧,没什么新意,现在很多产品都讲究返璞归真,回到最纯粹最简单,可是就奶茶品类而言,这个定位很难引起共鸣。像蒙牛纯甄牛奶,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得就比较好。牛奶这个产品在小时候是经常出现的,用这种产品定位来做牛奶,引起消费者共鸣就相对比较容易。消费群定位:跨度太大,群体定位不准确阿萨姆小奶茶主流消费群定位在1830岁的年轻群体。在笔者看来,这个消费群的跨度其实是比较大的,18岁左右的年轻人是95后,30岁左右的年轻人那就是85后了。95后的年轻人和85后的年轻人其实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消费观也不尽相同。95后一代是有鲜明自我意识的一代,虽然注重个性、注重、注重享受当下的快乐,但是相比于85后的冲动消费和强烈的品牌意识,95后认为价格与品质并重,可谓精明实在的经济人。在消费上,95后会从价格、品质、外观、实用等多重维度考量一款商品是否物有所值。他们虽说也看重品牌,但其心中的品牌更多意味着商品的综合得分一定要高。95后对品质的认知是通过品牌和价格来完成的,也可以说,95后的消费颇有点理性消费的意思。综合价格、品质和外观整体而言,阿萨姆小奶茶有点不伦不类。实用比不上500ml的阿萨姆奶茶,品牌个性比不上小茗同学,唯一的亮点可能是包装设计比较萌文艺小清新,但是真身出来的感觉实在是一般。毕竟还是pet的材质,虽然有珠光的效果,但是握在手里基本上没什么质感,而且手感很不舒服。总体上,小奶茶基本上没有90后95后需要的个性和特别。这个包装要是放在一个2530岁的年轻人手里,总是显得比较幼稚。都是统一的新品,小茗同学就做得比较好,消费群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卖给90后和95后,从口味、价格、包装设计、宣传上,都与消费群定位非常匹配。所以笔者认为,单从包装来讲,小奶茶的两款包装一绿一白,整体风格文艺清新,颇有一股暖心的气氛,比较适合文艺女青年和温暖小情侣。所以针对1525岁的文艺小青年来做定位可能会更好,而且要更偏重女性和情侣。价格定位:差异化不足,产品与价格不匹配阿萨姆小奶茶单瓶容量是360ml,主流商超售价为6元,便利店零售价为7元。阿萨姆小奶茶高端的定位是因为包装和原料的高质感和高价值。产品的配料很高端,采用澳洲进口的牛奶加非洲路易波士红茶,还有印尼进口椰浆。从产品包装的成分说明能看出,并未含有、植脂末和香精香料等添加剂。但是这个奶茶的定位人群是1830岁的年轻人,对于这样一群年轻人,听起来很玄乎的高大上进口原料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更何况之前已经有一个500ml的阿萨姆奶茶摆在那儿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奶茶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不的饮品,67元的高端价位是一个很难迈的坎。在超市和便利店,67元可以买到12盒牛奶或酸奶,在越来越注重健康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是很难轻易花67元去买一瓶360ml的奶茶的。毕竟奶茶是拿来喝的,销量的最重要因素是口味和与之相匹配的其他因素,如果口味没有什么差异化,其他附加因素又不是特别能支撑一个高端的价位,就会出现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情况。这个情况和农夫山泉的打奶茶比较相似。打奶茶当时推出的也是一黑一白两款,价位也是在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