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群众体育工作总体情况综述和平区是天津市的核心区域,是天津市的金融、商贸、教育、旅游中心,面积只有9.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2.2万,是全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人们经济需求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对于参与运动健身,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满足群众参与体育活动需求,广泛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特色、创品牌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显得尤为重要,我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抓好群众身边组织,建好群众身边设施,搞好群众身边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多年来,和平区全民健身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围绕加快构建惠及全民、广大机关干部和社区全民广泛受益的宗旨,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群众健身设施、组织完善、活动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08—2014年连续7年荣获了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建成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世博击剑),国家级优秀体育社区1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356人,开辟全民健身站点76个,固定参与健身队伍2532人,在市体育局支持下,为社区、公园等市民健身休闲场所安装健身路径器械1151件,每年举办和承办各类有影响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30余次。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市局布置的各项任务及区民心工程、重点政务目标和各项工作。(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依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津政发〔2011〕23号),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平区特点的全民健身发展之路,制定了《天津市和平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成立了和平区全民健身组织机构,落实了《全民健身条例》中提出的“三纳入”,即:将全民健身纳入我区“十二五”规划,纳入区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使《全民健身条例》得到有效的制度支持和资金保障,有力推动了和平区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1展。(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1.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属场馆作用,将区内场馆资源有效整合,于2009年12月申报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为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来和平区视察调研体育场地硬件设施情况:“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建有如此布局紧凑合理的健身场馆,说明和平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要发挥好健身设施的作用,使之惠及更多的百姓”对我区健身中心硬件体育设施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特别是在体育硬件设施方面给予大力投入,提级改造羽毛球馆、完善现有场地设施功能,为不同层次健身群体的需求如今已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健身运动场所。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总占地面积30598平方米,其中室内场地建筑面积5145平方米,健身活动的室内面积为2992平方米,由一座综合楼以及田径场、室外篮球场和网球馆、壁球馆、体育馆、游泳馆组成。中心始终秉承增进健康服务大众的宗旨,每天早7:30--晚10:00面向广大健身爱好者开放。同时在保证大众需求以及运动员训练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场馆的功能和价值,举办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使场馆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此外,为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场馆免费提供热水,同时配备了专职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对来馆锻炼的群众进行免费咨询指导。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全区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体质状况,科学指导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满足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和提升全区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水平,成立了和平区国民体质检测中心,先后多次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为来馆健身群众免费进行体质检测,使他们的健身锻炼有了科学的依据,这一举措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