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J[2013·安徽卷] 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 分)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小伙子,你讲得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李华:谢谢您,再见!路萍:也谢谢你,再见!20.[答案] 示例:①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了?② 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③ 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兼及考查标点符号的能力。侧重考查连贯、得体、简明。答题时,上下文语境最重要,要结合两人对话内容,也就是根据前后语境中说话的内容,推出要说话的意思并准确地加以表达,还要特别注意得体,注意礼貌。如第①处横线,可从路萍的回答中推断出李华的说话内容,是告诉对方您刚才闯红灯了,但礼貌用语是必不可少的。拟写第②处时,要紧扣题干中“耐心劝导”这一要求,从两个角度劝说,一是自身存在危险性,二是影响交通。第③处所填内容是在对方理解李华说话内容的情况下,说出“是不该跟着别人抢”的话时,侧重于告诉对方不抢红灯的好处、作用,因为后面的语境中对方又说了“你讲得在理”。J2013·四川卷(10 分)19.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设计三个访谈问题。(4 分)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19.[答案] 示例:① 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② 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③ 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与“如何与陌生人交往”这个主题有关,三个问题的关系应该是递进、纵向关系。语言要简明、得体。另外,既然是为访谈设计的问题,因此,这三句话应是疑问句。21.J2013·重庆卷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